发布时间:2024-10-22 13:21:01 人气:
8月31日上午,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河北会堂举行。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作为报告团成员之一,讲述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再现了塞罕坝务林人半个多世纪的无悔坚守和崇高追求。
1984年,刘海莹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舍弃了老家秦皇岛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塞罕坝做了一名基层林场技术员。当时的塞罕坝,正在掀开历史新的一页。1962年到1982年的二十年间,林场全面超额完成了批复建场时下达的各项任务,森林面积初具规模。
塞罕坝变了,不再风沙弥漫,草木稀疏,但生产生活条件仍很艰苦。到基层林场去,大多数时候仍然要靠步行,能坐上马车牛车算是幸福的。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可蔬菜仍是稀罕物,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顿像样的饭。
有一次,刘海莹和技术人员一起背着仪器上山进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随身带的烧饼滚下了山,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只好空着肚子完成了全天工作。这些真算不了什么,比起第一代塞罕坝人,我们的条件已经好多了。刘海莹满足地说。担任基层林场技术员,他每天工作在生产施工第一线,并迅速成为技术中坚。
刘海莹大学时学的是林业技术专业,他也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技术工作者。上世纪90年代,塞罕坝集中全场力量启动三道河口林场攻坚造林行动。在此期间,凭着突出的工作实绩,他被任命为三道河口林场副场长,主管造林工作。攻坚造林行动中,遇到这样一个难题:樟子松造林,第一年苗木都放叶成活了,可挺过严冬后,第二年就会有许多苗木死亡。
这些树苗不是冻死的,而是旱死的。通过细致观察,刘海莹发现,干旱其实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是,沙质土壤里水分太少;另一种情况是,春天的时候,地还冻着,但苗木的上半部分已经返绿,风一吹,水分蒸发,根部又不能及时输送水分,于是树苗就被旱死了。针对难题,刘海莹与总场林业科人员组织实施了在秋季给小树苗加盖防风土的实验。在小树苗的下半部垫一锨土,然后再把树苗埋起来。
躲过来年4月底的几场大风后,5月初将防风土撤掉。就这样,有了防风土的保护,一棵棵小树苗挺过了生理干旱这一生存最大难关,实验取得成功并在全场推广。在总场林业科期间,刘海莹组织参加了与造林营林实际密切相关的8项科研课题。
《樟子松常年造林技术的研究》课题,获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艰苦奋斗永远是前进的保障,生态文明始终是发展的基石。
刘海莹深情地说,近些年,塞罕坝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道路硬化了,职工也搬入了新居。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塞罕坝人的斗志没有减,他们仍在想尽办法让塞罕坝变得更绿更好。(记者胥文燕)。
本文来源:yy易游体育全站app下载安装-www.mooyia.com